液壓擺式剪板機是金屬加工領域常用的剪切設備,其操作規范性直接影響加工精度、設備壽命及生產安全。以下從操作全流程角度,詳細梳理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:
- 機械部件:檢查刀片是否鋒利、有無裂紋,刀片間隙是否符合板材厚度(一般碳鋼剪切間隙為板厚的 5%-8%,不銹鋼為 8%-12%);確認導軌、滑塊運行是否順暢,各緊固件(如螺栓、螺母)有無松動。
- 液壓系統:查看油箱油位是否在刻度范圍內,液壓油是否變質(正常油液應為透明或淡黃色);檢查油管接頭是否漏油,壓力表顯示是否穩定(工作壓力通常設定在 10-14MPa)。
- 電氣系統:測試急停按鈕、腳踏開關是否靈敏,顯示屏參數(如剪切次數、后擋料位置)顯示是否正常。
- 板材確認:核對板材材質(碳鋼、不銹鋼、鋁合金等)、厚度及表面質量,避免剪切超規格板材(如設備額定剪切厚度為 10mm 碳鋼,不可剪切 12mm 板材)。
- 參數設置:
- 通過控制面板設定后擋料定位尺寸(誤差需≤0.5mm),例如剪切 1000mm 長板材時,后擋料需精準定位至 1000mm。
- 調整刀片間隙,可參考公式:間隙 = 板厚 × 材質系數(碳鋼系數 0.05-0.08,不銹鋼 0.08-0.12)。
- 選擇剪切速度(厚板低速,薄板高速),通常液壓擺式剪板機剪切速度為 5-20 次 / 分鐘。
- 確保防護罩(刀片護罩、液壓系統護罩)安裝到位,光電保護裝置(如紅外感應)功能正常,手指伸入危險區域時設備應立即停機。
- 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手套、護目鏡,穿防滑鞋,禁止穿戴松散衣物或佩戴首飾。
- 開機后空運行 3-5 分鐘,觀察設備運行是否有異常噪音或振動;取小塊廢料進行試剪,檢查剪切面平整度(毛刺高度≤0.1mm)、尺寸精度(誤差≤±1mm)。
- 若試剪尺寸偏差較大,需重新校準后擋料定位系統,可通過標尺或數顯裝置進行微調。
- 裝夾要求:將板材平穩放置于工作臺,確保板材與后擋料靠緊,并用壓料裝置(液壓壓腳)壓實(壓料力需隨板厚調整,厚板需增大壓力)。
- 剪切操作:
- 單人操作時,雙手同時按下啟動按鈕,或使用腳踏開關控制,禁止單手操作。
- 多人協作時,需明確指揮信號,確保所有人遠離剪切區域(安全距離≥1.5 米)。
- 剪切過程中,若發現板材移位或設備異常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停機檢查。
- 窄板剪切:當板材寬度<200mm 時,需使用輔助擋板固定,避免板材晃動導致剪切偏差。
- 曲線剪切:部分設備支持圓弧或折線剪切,需提前在系統中導入程序,或通過手動調整后擋料分步剪切(如分多段剪切折線)。
- 清理工作臺面、刀片間的金屬屑,用壓縮空氣吹凈液壓系統表面灰塵;對導軌、滑塊涂抹潤滑油(每月 1 次),確保潤滑脂覆蓋均勻。
- 檢查液壓油濾芯(每季度更換一次),若油液污染嚴重(發黑、有雜質),需及時更換液壓油(建議每年更換一次)。
- 關閉液壓系統電源,將刀片降至最低位置,切斷總電源;填寫設備運行記錄,包括剪切材料、數量、設備狀態及故障情況(如有)。
- 禁止行為:
- 嚴禁剪切超過設備額定能力的板材(如剪切厚度、強度超出參數范圍)。
- 剪切時禁止用手直接扶持板材,需使用推料桿或夾具。
- 設備運行中禁止拆卸防護罩或進行維修作業。
- 應急處理:
- 若發生液壓系統漏油,立即停機并關閉油泵,避免油液泄漏引發滑倒或設備損壞。
- 刀片崩裂時,需立即更換刀片,并檢查板材是否夾雜硬物(如焊點、雜質)。
故障現象 |
可能原因 |
解決方法 |
剪切尺寸偏差大 |
后擋料定位松動、數顯系統誤差 |
緊固定位裝置、重新校準數顯系統 |
刀片剪切無力 |
液壓壓力不足、油缸漏油 |
檢查油泵壓力(調至額定值)、更換油缸密封圈 |
設備異常振動 |
導軌磨損、緊固件松動 |
更換導軌、擰緊松動部件 |
液壓擺式剪板機的操作核心在于 “精準設定、規范操作、安全優先”。通過嚴格執行開機檢查、參數校準、安全防護及日常維護,既能保證加工精度(如尺寸誤差≤±0.5mm),又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(正常維護下可使用 10 年以上)。操作人員需經專業培訓合格后上崗,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安全事故或設備損壞。 |